近一段時間以來,無論你坐標在哪,在各種社交媒體上都能收到一份野奢露營地圖,越來越多人加入其中,開啟了精致露營之旅。
從山谷到海灘,從林地到湖邊,帳篷隨處可見。在就地過節的假期,人們火速把小紅書或是抖音翻看過的視頻復刻下來。
在帳篷和天幕的庇護下圍爐而坐,“Glamping”這個玩法最近又流行起來。Glamping,由“華麗的”(Glamorous)和“露營”(Camping)復合而成,顧名思義代表著精致華美的野外生活。
被網友命名為“精致露營”后,迅速在社交媒體上“破圈”。一時之間,一陣以舒適、優雅,最重要的是高顏值為特征的露營潮流,從一線城市迅速擴散,席卷全國,成為年輕人和城市家庭kill周末時間的首選。
在各路博主的短視頻里,帳篷中常常配有精致家具、爐具、炊具和豪華床品,主人們在精致華美的陪伴下,不慌不忙地領略自然風光。
然而,現實中大多數場景未必Glamping,但只要能滿足Camping,大多數人往往不拘小節。所以從這個角度看,Glamping也好,Camping也好,都不是盲目的逃離“日常”,而是一次有意識的擁抱自然。
精致露營的狂歡,未必是當代中產的標配,但露營早就漸漸成為當代社交的標配。這樣的社交未必是身臨其境地感知一切,而是感知與此相關的一切。
露營徹底接了地氣,火得全年齡覆蓋、全階層捕獲。無論是對特定商品的關注、對戶外場景的駐足流連、或是加入相關話題的討論之中,那些原本并不相熟的人,被一種古老而有生氣的生活方式吸引,因為相同的話題而相遇輿論場。
輿論場之外,玩家越來越多之后,對裝備的追逐形成了一條鄙視鏈,帶火了一眾戶外品牌。除了裝備鄙視鏈,還有一條更為隱形的鄙視鏈,是關于審美和觀念上的。
各式各樣的營地冒出,有的狂野,有的唯美,它們散布在城市的邊緣,與城市生活構建出一種逐漸親密的關系,讓一種全新的自然美學流行起來,重新塑造、影響著過往城市生活,混著一段段特殊的時光,一個個難忘的故事。
中國的這一輪露營風潮是通過社交媒體散播開的,它被媒體形容為傳統旅游的“平替”,既跟從了潮流,又像是一場復興。
當人們再次重拾對露營的熱衷,用現代化的器具兌現舊日情懷,我們不僅是在尋找過去留下的痕跡,也是在探索通向未來的時光隧道。
在一個個自我營造的浪漫面紗下,去重新柔化自然中的荒野,完成一次靈魂的放逐和思想的流浪。那一刻,我們抬頭舉杯,我們胡思亂想。
比如,有一天我們不要房子了,我們可以不打工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