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多種內外擾動讓市場出現了暴漲暴跌,悲觀情緒不斷蔓延。但其實,至暗時刻,放長眼光看,全球主要市場幾乎每一次“深蹲”之后,都或早或晚會迎來“起跳”。在對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信念下,保持謹慎樂觀,不少人已經開始思索布局良機。往后看,二季度或許是個逢低布局的時機,待三季度盼望收獲。
這其中,長期性價比不斷凸顯的一個版塊——創新藥,正在吸引更多人的關注。新近出爐的基金一季報顯示,一季度主動非債基金醫藥股持倉占比出現了環比提升。
背后邏輯是,當下創新藥賽道處于估值低位,未來卻是星辰大海,乘勢而為,天弘恒生滬深港創新藥精選50ETF聯接基金(A類:014564;C類:014565)正在發行(發行期:2022年4月18日-2022年4月29日)。布局于滬深港創新藥領域盈利能力更強的佼佼者們,該基金為投資者提供了高性價比的參與機會。
創新藥的未來是星辰大海
創新藥這個概念,是相較于仿制藥而提出的。如果拿金融產品來對比,創新藥相當于私募股權基金,前期高投入,等待周期長,高風險高回報,而仿制藥相當于貨幣基金,薄利多銷,風險低,但同質化嚴重。
仿制藥代表著健康的基本盤,創新藥則是星辰大海,二者各司其職,但由于我國創新藥行業基數偏小,加上國產企業的不斷進步,其巨量的成長空間這幾年才逐漸被打開。
一方面,集采之下,仿制藥行業一直籠罩在“降價”預期中,相比而言,創新藥的利潤空間更大,還在新冠疫情之下,面臨的政策面及資金面有了極大改善;另一方面,以美國處方藥銷售額度占比數據來看,2020年創新藥銷售額占80%,仿制藥僅占20%,而國內當前創新藥銷售占比5%,增長空間很是可觀。
圖:中美處方藥銷售額占比
數據來源:中康FIC創新藥研發數據庫
根據頭豹研究院測算,中國創新藥市場整體規模穩步增長,增速維持在18%上下,且呈現出增長趨勢,預計2020年將延續 18.5% 的 CAGR 繼續增長。海外市場方面,全球創新藥市場規模增速已由 2015 年2.70%上漲至 2021 年的5%。
圖:中國創新藥市場規模增速
資料來源:頭豹研究院、天風證券研究所、米內數據庫、華創證券
不過,經過2020年的猛漲后,加上集采對整個醫藥行業的影響,創新藥賽道已經整體走弱了大半年。此背景下,在全球市場并不安穩的2022年,更具性價比、安全邊際不斷凸顯的創新藥賽道,可能是參與市場的不錯切入點。
有沒有一種方式
能攬盡高盈利成分股 布局三地新藍海
出于歷史和上市規則等原因,A股純正的創新藥企業相對稀缺,而在港股市場,當前已具有相當數量的優秀Biotech企業,并通過上市融資加快重磅新藥的研發和上市進程,獲得了產業和資本市場的普遍認可,更是誕生了千億港元以上市值的頭部公司。
對于投資者而言,有沒有一種方式,能夠一鍵布局這些優質的創新藥企?
天弘恒生滬深港創新藥精選50指數基金正是基于此需求而誕生。其跟蹤的恒生滬深港創新藥精選 50指數采用跨市場的編制規則,橫跨上海、深圳、香港三地交易所,成分股可覆蓋絕大部分優秀創新藥企業,且各領域龍頭云集,均具優良基本面。
圖:恒生科技前十大權重股概覽
數據來源:恒生指數有限公司,權重數據統計日期為2022年4月8日
放眼世界,優秀的創新藥企業長什么樣?一般逃不開高盈利+優異的研發實力。
我們從恒生滬深港創新藥50指數的成分股來看,前十大重倉股ROA均值2020年為15.88%,2021年為15.89%,銷售毛利率均值2020年為61.57%,2021年為58.55%,均保持高位,優于其他主要指數,如中證醫藥、滬深300、中證500等。
圖: 前十大成分股ROE水平和銷售毛利率明顯高于其他主要指數
數據來源:wind
從研發支出來看,恒生滬深港創新藥50指數前15成分股2021年的研發支出多數同比增速超過了50%。與此同時,近年國內創新藥企業在對外授權許可交易(License Out)上也表現活躍,其中 2021年1月,國內某創新藥企更是與全球第2大藥企諾華就其自主研發的抗癌藥物百澤安(替雷利珠單抗)達成最高22億美元的合作與授權協議,刷新國內單品種藥物授權合作的最高紀錄。
向跨國巨頭許可授權,表明國內創新藥企研發能力和產品已達到國際前沿水平,真正具備了國際競爭力,護城河也逐漸加深。
圖:前15大成分股研發支出水平持續高增
數據來源:wind
不僅如此,該指數實現了全產業鏈覆蓋,在其50只成分股中,包含15家左右的醫藥研發服務CXO企業。醫藥研發服務企業被認為是創新藥產業鏈的“賣水人”,相較于單個創新藥企需要承擔新藥研發失敗的風險,其長期業績具有更高確定性,有助于投資者獲得更好的收益風險特征和長期回報。
歷史長期收益+天弘指數天團
為掘金滬深港創新藥保駕護航
那歷史上來看,恒生滬深港創新藥50指數的表現怎么樣呢?我們以實際數據為證:自基日 2014 年 12 月 31 到2021 年 6 月 30 日間,該指數年化收益達 23.64%,年化波動率為 27.44%,收益風險比為 0.94,優于其它主流寬基指數,風險收益比也較為優秀。
圖:主要指數2014年12月31日以來業績情況
數據來源:wind,截至2022年4月8日
作為目前全市場唯一一只跟蹤恒生滬深港創新藥精選50的場外指數基金,天弘恒生滬深港創新藥50ETF聯接基金由天弘指數團隊全力護航。天弘基金近年來在指數基金方面著重發力,從寬基到行業到主題,加上策略和QDII等特色產品,為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投資工具。截止2021年年底,天弘基金指數基金數量已增至57只,累計服務用戶數超2000萬人,總規模突破800億。
如今A+H股持續震蕩,股價呈現暴漲暴跌,投資者需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制定相應的投資策略,對于希望參與的投資者來說,可以通過定投或低位補倉的方式攤平持倉成本,有望更快獲得更多收益。在提前布局優質布局標的時,天弘恒生滬深港創新藥50ETF聯接基金的歷史高性價比機遇,或許值得投資者持續關注。
天弘恒生滬深港創新藥50指數基金
A:014564;C:014565
發行時間:截至4月29日